终结向孩子吼叫的秘诀,这7个育儿迷思你中招了没?

客户经理-小张

换成我的


一到开学的日子,群里家有小学生的妈妈们又开始血压飙升。

赖床、磨蹭、写作业困难症……那些暑假里暂时消失的矛盾点,在开学之后都一一准时回归了。

妈妈们的“狮吼功”经过了一个假期的休憩,又再次升级。可每一次吼完孩子之后,其实当爹当妈的心里也都一样难受,也都会在心里反复劝自己要再温柔耐心一些,可不知道怎么的,下一次依然会被孩子的各种问题瞬间引爆。

该怎么拯救我们和孩子相处时的情绪呢?这个话题实在是经久不衰,什么时候聊都不过时。

最近读了一本名叫《家庭的觉醒》的书,里面的许多观点都为我们注入了一丝新鲜空气。



作者贯穿全书的核心观点认为,育儿的关键其实并非让孩子“觉醒”,而是让自己觉醒,应该把教养的中心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。

当我们以为自己在父母岗位上早已成为“老员工”的时候,书中的观点犹如一针强心剂,把我们从做父母的“惯性”里一把拽了回来,重新审视自己。

书中的某些观点仔细品可能并不新鲜,但细细琢磨,再联系当下与孩子的关系状态,又豁然开朗。这篇文,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。



为什么我们吼完孩子之后,会陷入深深的内疚?



许多家长应该都体会过这种超拧巴的时刻吧,被孩子气到爆炸,控制不住“狮吼”,可冷静下来之后又陷入内疚,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不理智,明明也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对待孩子。

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如此矛盾呢?《家庭的觉醒》一书从以下角度,给我们做出了解释。

作者把自己歇斯底里的一面称为“自我”所作出的应激反应。而“自我”其实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错觉,是他人、外部所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。

从小到大,我们都被灌输了太多的“应该”,以及大量教条式的要求,以至于我们开始错误地认为,必须那样做才是真正的自己。


“自我”其实就是一种我们为了在这个世界求得生存而发展出来的错误人格。

比如我们小时候用哭来表达情绪,那其实才是我们的“真我”,因为我们的情感永远最忠于我们真实的天性。但父母可能会批评我们软弱无能,为了避免来自所爱之人的批判或者失望,我们可能会佯装坚强,这就是我们后天发展出来的“自我”,像是某种自我保护的工具一样。

再深入挖掘,这种“自我”其实是植根于恐惧之上的,它是我们害怕自己不符合外部要求而生长出来的虚假的自己。

正因此,它的出现,常常带着暴戾。



“自我”总是在我们的脑海中响起带有控制欲的、苛刻的、愤怒的声音,用自相矛盾和负能量的话语去激发我们各种非理性的情绪。

它所折射出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惧。当我们吼孩子的时候,也正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恐惧。我们把外部对我们的要求,投射在孩子身上,对孩子生出了过分夸张的愿景,我们害怕孩子达不到这样的要求,所以我们抑制不住地感到失望和担心。

生活中,可以举出许多我们被“自我”掌控的时刻。比如,许多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别爱对家长说一句话:“请尊重我的隐私”。

但很多家长都觉得,这句话像碰了自己的逆鳞一般,让自己特别不舒服。

这种不适感,其实也是我们的“自我”在作祟。

我们的大脑听到的可能并非简简单单的“尊重隐私”这句话,而是觉得孩子正在把我们拒于千里之外。我们仿佛听到了话外之音:

孩子为什么不需要我们了?”

“为什么我们那么悉心陪伴,他们还会嫌弃?”

明明只是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一个很自然的需求,却被我们脑海中的声音歪曲出一个“拒绝”的故事。这其实就是来自“自我”的解读,反应的也是我们心中最深层的恐惧:害怕自己不被需要。

当我们带着来自“自我”发送的错误信号时,一定会和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。



再比如,孩子晚交作业,考试没好好复习,或者被罚留堂都会让我们特别愤怒。

这其实,也折射了我们的恐慌。因为,我们害怕如果他们不能达到所有“好”的标准,就会在生活中失败。我们幻想,要是他们能做到力所能及的“好”标准,他们就能实现最好的自己。

除了因为害怕而不可抑制地情绪失控,我们还会发现,那个虚伪的“自我”最喜欢做的事情,就是控制孩子。为什么呢?因为,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“控制权”。

职场上,我们不能说了算;在父母或亲人面前,也没法自己掌控。

于是,“自我”发现,我们最能全面掌控的就只有处于弱势的孩子。所以,它才会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,去卖力地施展“控制”的威力。

正因此,《家庭的觉醒》一书中,作者反复强调: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认清“自我”。认识“自我”是如何颠覆我们保持清醒的能力,才能让我们在与孩子的冲突中,不被恐惧支配,克制自己的控制欲,在理解孩子需求的前提下去思考怎样做才是最恰当的。

那我们该如何认清“自我”呢?这还要从我们的“过去”去挖掘。童年经历给我们创造了某种样板,我们在这种样板上构建人生。



而为人父母,刚好为我们提供了认清这些童年时期所建立的行为模式的机会,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,通过旁观他们的成长,和他们相处,我们得以检视我们孩提时曾经被遗忘的感受。

一直以来,我们把教养的核心放在孩子身上,对他们拼命施力,希望改变他们,塑造他们。但其实,我们错了。

正如作者所说的,教养的核心其实是我们自己。我们应该把焦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到我们自己内心的觉醒上。我们利用与孩子相处的各种时刻,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,辨识那个虚假的“自我”,探索自己潜意识的情感,克服内心的阴暗面。

原来,要改变的是我们,而非孩子。



少对孩子发脾气的秘诀:找到我们与孩子相处的“反应触发点”



自我觉醒的第一步,就是要摒弃“孩子总是恶意激怒我们”这个错觉,丢掉 “孩子故意惹我们生气”这样的思想。

我们总以为,是孩子的行为激怒了我们。但其实,我们的反应触发点一直在我们自己身上,根植于我们过去受过的伤害以及成长时所经历的痛苦当中。

孩子的行为,不过是一阵风,把我们内心那些情绪的余烬煽成了火焰。

“我们的孩子都只不过是在做他们自己。他们并没有兴趣来惹我们生气,让我们感到羞愧或焦虑。恰恰相反,他们依照自己的内心行事,根本和我们没多大关系。

然而,由于我们背负了许多情绪上的痛苦,内心的火焰难免会被他们点燃。

这完全是出于无意的,但这是我们内心不成熟的结果。触发我们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,而是我们自己未解决的情绪问题。”


这段作者的话,乍看可能有点不中听,但绝对经得起我们在日常中反复咀嚼。不信,就来看看日常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场景里,我们是如何把一个本来中性的想法变得异常复杂的吧。

拿“下雨了”和“现在是早上7点”这两句话举例,它们从字义来看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实陈述,它们本身是中性的。然而,它们一旦与其他念头关联在一起,就开始有了或积极或消极的色彩。

例如,“下雨了”可以使人联想到“所有的计划安排都泡汤了”,再联想到“我们将度过一段痛苦的时光”,就这样,一个中性的想法迅速引起了我们某种低落的心情或情绪。

再比如“现在是早上7点”,和“我累了,筋疲力尽,无法起床”、“我还有太多的家务活要做,简直不堪重负“这样的想法联系起来,很快一个中立的想法就被注入了消极的情绪。

不难看出,我们的想法控制着我们的行为。当我们的想法变得复杂起来,我们的情绪也会跟着有大的转变和起伏。所以,想要改变总对孩子发脾气的状态,不如先从改变自己的想法开始。

要如何改变?改变什么?作者为我们总结了七大育儿迷思,它们都是被社会认可的观念和方法,是育儿的信条和强心剂。但在作者这里,它们也是触发家长愤怒情绪的“反应触发点”。




“世界渴望变革,而家就是变革开始的最好地方”:认清七个育儿迷思



作者总结的七大育儿迷思,有没有你熟悉的?


1

任何教养方式都是为了孩子好


父母总是特别容易陷入某种自我感动,认为我们教养孩子的行为是无私的。

这其实,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,因为这种自我感动会让我们自以为站到了正义的一边,让我们可以对孩子毫无节制的施加控制。

要打破这样的迷思,需要我们经常反观我们在抚养子女上的”私心“。而这样,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,把教养的核心放在我们自己身上。

不断提醒自己,我们唯一能控制和影响的人,只有我们自己。要把我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到自己身上,而非子女身上。

在与孩子的激烈冲突时,要挖掘我们所经受过的伤害,有所觉悟并直面它们,找到那些令我们不愉快的根源。



2

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


在当下,抚养孩子的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各种“抢跑”。我们一边被卷得喘不过气,一边却又停不下脚步的很大原因,是因为我们被世俗所定义的“成功”紧紧束缚住了。

作者在书中的许多话,看似鸡汤,但我却觉得时常看看也能让自己变得清醒起来,避免随波逐流。

摘录两段,与大家共勉:


“我们的孩子身上都拥有不止一种品质,只是他们能力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,既有天赋异禀的时刻,也有平庸如常的时刻。

正因如此,他们需要自由地表达自我,而不是被取悦我们的压力所拖累。”


“你的孩子当平凡人也很好,是你自身的匮乏感需要孩子被贴上高人一等的标签——他们其实不需要,是你的‘自我’需要。”



3

孩子有好坏之分


我们容易给孩子贴标签,那些更符合社会规范的,更乖、更顺从、外在成就高的孩子就是“好孩子”;相反,好动的、吵闹的,任性的孩子就是“坏孩子”。

但其实,许多孩子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任性或者叛逆,只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强大到与我们的个性发生了冲突

“许多时候,问题在于是我们不愿意在正当的挑战前让步,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被困在我们的‘自我’里。”

加上我们的文化在亲子关系中把权力赋予给“假定为全知”的父母一方,孩子只好成了被贴标签和被惩罚的一方。


4

好家长是天生的


“父母与子女之间,并不一定天生就会彼此相像,更不用说彼此喜欢了。基因没有携带这个保证。”

想起李安曾经在采访中说过的话:

“我做了父亲,并不代表我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他们的尊敬。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。”

所以,成为父母并非自然而然,而是一个习得的过程。从这一点来看,为人父母注定是个苦差事。

它一方面需要方法和策略方面的专业知识,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程度的成熟情绪,才能有效而强有力地去执行这些方法和策略。

育儿的漫长旅程,不仅要求我们有超人的体力,还要求我们有佛陀般的高超智慧。

所以,也不要责怪自己不适合当父母,因为你所经历的困难,是每个父母都会经历的、再正常不过的过程。



5

有爱就是好家长


有谁又能说自己不爱孩子呢?

但在亲子关系中,爱不是“免死金牌”。并不代表我们知道如何在当下与他们相处,与他们的内心世界达到同样频率,或者有能力帮助他们认识真实的自我;当然更不代表我们知道如何驾驭自己的焦虑,控制自己的反应,或利用我们的理性和客观的一面来帮助孩子。

成为家长,一定是需要学习和修炼的。爱,只是我们情感工具箱里众多工具的一种,乐观、专注、善于表达情感、坚定并且灵活,抗压能力等等,都是让我们成为好父母的必要工具。

这也是为什么,前面我们提到,教养的核心是要改变自己、完善自己。

除了这些,我们还会发现,在与孩子相处的更多时候,我们心中有爱,却让孩子感受不到爱。

我们把对自身的感受,与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交织在一起。我们总是为他们担惊受怕,于是试图控制他们。

穿越迷雾,我们会发现,我们真正想控制的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恐惧。我们无法让自己从孩子的人生中解脱出来,恐惧不断攻击我们,于是我们又把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。

所以,为人父母需要觉醒,发现自己的出发点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之间的差异,学会如何让孩子好好接收到我们的爱。



6

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


大部分父母都对孩子有“快乐执念”,认为我们有义务必须要让孩子过得快乐。

我们可能没发现,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执念,导致了无尽的烦恼。某种程度上,“我要快乐”、“我的孩子值得拥有快乐”的想法,其实也投射了我们“当下存在某种匮乏”的感觉。

我们每个人都带着“匮乏”滤镜,目光所及都是那些我们不曾拥有的东西,我们以为那些才是幸福与快乐,却忘记了去好好看一看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。

我们总在强调,教养孩子要从理解孩子的需求开始。但有些人总错以为,这意味着我们要无时无刻不和孩子黏在一起,要对孩子的每个愿望都满足,要让孩子时时刻刻觉得开心自在。

在作者看来,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的某种恐惧。我们惧怕会让孩子不舒服,惧怕与孩子的正当冲突,惧怕对孩子说不。

如果我们把教养的重点从“让孩子快乐”,转变为“令孩子成长为最有韧性和最强大的自己”上,可能许多方式方法都会自然而然的有了改变。

我们有义务让孩子有这样的“觉悟”,那就是:生命不会永远是快乐和舒适的。

我们一直在强调逆商,希望有有效且细致的方法帮助孩子拥有面对困难的成长型思维。但我们有没有反观我们自己?

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,其实决定了我们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失败。

所以,问题又回到了我们反复强调的那个点,教养的核心在我们自己。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首先精进自己,要让自己不断强大,拥有全然拥抱苦难的力量。

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对失败的看法,当我们从认识上,真心实意地认为孩子考试得了低分的时候,并不代表孩子注定要失败,分数并不能定义他们时,我们才能冷静下来,更理性的去寻求分数低背后的一些启示:

比如,是否意味着这个科目需要孩子们更努力地去学习;这个科目孩子是否需要我们或者老师们的额外帮助;或者说,看到孩子在这个科目上的确是没有天赋的,因此需要接受这一事实并考虑寻找其他的人生道路等等。

只有我们先拥有了成长型思维,才能不带任何虚情假意的告诉孩子不用太在意这一次的低分数;只有我们不再谈失败而色变,才能帮助孩子学会正视失败。

教养并不是让我们急于学会各种方法和技巧,没有自我观念上的转变,也就是作者反复强调的“自我觉醒”,那些方法用起来也都是拧巴的、虚伪的,教条的,自然也不会有效。



7

家长需要控制一切


该怎么定义亲子关系中我们的角色呢?

为人父母,与其说我们是新生命的创造者,不如说我们是新生命的伙伴。

当了十年的母亲,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养育孩子,很少会按照我们预定的计划进行的。

正如作者所说:

“我们不是在‘制造’孩子,让他们按照某种方式、形状、形式来成长,我们只是在鼓励他们去生活,去经历童年,然后找到他们自己定义的生活。”


我们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,很大程度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控制,帮孩子“筛选生活”,把我们自认为“好”的留给孩子,把“坏”的筛掉。

但冷静下来想一想,那也只不过是我们的妄念而已。作为父母,需要我们时常提醒自己:

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经历,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,他们也有权利去感受。

就像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一样,我们在与孩子的关系中,可控的也是极为有限的。不夸张地说,我们甚至只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控制的,那就是自己在孩子身边时的表现,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反应。

依然回到整本书都在强调的核心:教养的中心在我们自己身上,而非孩子本身。


正是以上这些迷思,这些我们听过了无数遍,所谓正确的教育观念,把我们层层缠绕、包裹,束缚住了我们看清真正的自己,也牵绊住我们去了解孩子真实模样的脚步。

这些迷思,更多的是观念层面上的。我们需要首先转变的是我们的看法,然后才是方法。

一个自由的“自我”,可以为亲子关系带来一场焕然一新。而今天这篇文,我们就先来从我们的育儿观念上聊一聊如何让“自我觉醒”。在《家庭的觉醒》这本书的后半段,作者还总结了一些新的教养技巧,关于这部分就留到我们下期再聊吧。

那个自由的“自我”,并非一夜之间成就的,而是靠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旧有的“自我”,用修练出来的强大与智慧,慢慢去修复。

如果这些文字,能给每一位看到的父母,哪怕带来一次微小的觉醒,也是有用的。因为每一次睁开双眼的那一刻,我们都能迎来光。



-END-


查看全文
把文章中的名片换成我的

微信扫码查看全文

微信扫码

分享文章素材
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

立即体验